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10078801081XN???
?
?
?
?
?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年度)
?
?
?
?
?
?
单位名称 |
长沙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
法定代表人 |
陈东辉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长沙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负责本市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和处理劳动争议方面法规的宣传和咨询办理上级交办的有关事项 | |||
住所 |
长沙市芙蓉区犁头后街16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陈东辉 | |||
开办资金 |
32.6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 |||
举办单位 |
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78 |
26.99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4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1.我单位按《细则》规定于3月18日申请办理了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 2.我单位于6月19日任免了单位行政负责人,按《细则》规定于8月12日申请办理了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一、开展的业务活动 (一)坚持做表率,力求精准化办案。市本级仲裁院以省检(6月)和国检(7月)为契机,统一裁审法律政策适用标准,在全市范围内“类案同裁”。要求全市范围的仲裁机构对裁决内容同时涉及终局裁决和非终局裁决的,严格落实分别制作裁决书;从立案环节就严格把控要素式办案流程,将要素式办案落到实处。 (二)坚持带好头,完善多元化解机制。一是促成多方参与基层调解,2024年市仲裁院联合市总工会开展劳动争议调解业务培训3次,共培训劳动争议调解员800余名,形成“人社+工会”联动解纷大机制。同时,加强与长沙市各级人民法院的沟通协作,联合出台文件、联合开展调解工作、联合发布典型案例、联合加强宣传,促推“总对总”和“人社+法院”工作效能释放、走深走实。二是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指导全市各街道(乡、镇、园区)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中心180个,另有兼职调解员2000余名,区县(街道)调解员覆盖率达百分之百。三是推动争议源头治理,市仲裁院的劳动争议“一站式”调处中心共调解705件劳动争议,调解成功496件,调解成功率达百分之七十。 (三)坚持靠前站,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方面广宣传,促进企业规范用工,4月15日,市仲裁院对罗莎食品有限公司开展了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联企活动,上门为企业送政策、用工体检解难题,还通过长沙人社直播间以“常见劳动争议风险提示”为主题开展抖音直播,高达32万余人观看,积极参与“和谐三湘行”劳动关系协调能力提升训练营培训11场次。另一方面抓预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定期对重点领域企业、困难企业进行巡防,及时处理企业可能发生的重大劳资纠纷,实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取得的主要效益 2024年度,长沙市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1153件,全市立案数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仍处于高位。全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仲裁结案率为百分之九十二点七,调解成功率为百分之六十三点九。市本级仲裁院全年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751件,案件调解率为百分之六十四,结案率为百分之九十四,另案前调解616件,12345热线接案394件,信访系统接案22件,人社一码通接受调解809起,窗口受理不予立案402起,在防范化解劳动关系风险、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维护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劳资矛盾仍旧尖锐,办案压力较大。 (二)调解难度增大,基层调解组织作用发挥不够。 (三)仲裁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四、下步工作思路 (一)持续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将培训后的调解员、企业人资等输送去纠纷源头地,切实提高基层调解力量的专业度,促进劳动争议的“预防性治理”。 (二)建立“联企”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常态化联企,助力企业规范用工,帮助企业用好、用足人社惠企政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在招工用工、社保、劳动关系、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三)向重点群体提供劳动争议预防服务。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劳动关系维权服务台,进行法律宣讲,重点向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劳动争议预防服务。积极与就业部门联系,在立案大厅宣传就业政策及招聘会信息,促进失业劳动者再就业,促进“劳动维权+就业帮扶”的协调联动。 (四)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调解仲裁机构与信访、劳动关系、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以及工会进行信息共享、协调联动、问题共治。 五、办企业情况:不存在开办企业情况。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受奖惩及诉讼情况。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