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市直事业单位年度报告书公示_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
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 Changsha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
长沙市门户网站时间: 2025-04-30 打印】【关闭】 【收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1004488086300???

?

?

?

?

?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年度)

?

?

?

?

?

?

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


定代表

欧景雯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城乡建设提供规划信息技术服务。负责城乡规划信息数据治理、挖掘分析及档案数字化加工,城乡规划技术服务与咨询,城乡规划信息技术(产品)研发、推广及培训,相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设计及研究,负责相关地理信息建库及测绘服务。

长沙市岳麓区文轩路27号麓谷钰园B3栋

法定代表人

欧景雯

开办资金

7539.63(万元)

经费来源

非财政补助(非财政补助经费自理)

举办单位

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700.49

9887.4

网上名称

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42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4年10月17日进行了法定代表人变更。

2024年,我中心在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为主线,精准强化应用服务效能。1、紧扣服务大局,助力要素保障。一是助力健全规划实施监督。开展长沙市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试点,完成城镇开发边界实施动态监测预警、城镇低效用地全程智能监管、房地联动开发动态监测预警、自然资源全要素供需信息联动、一码管田实现耕地智能监管、城镇详细规划单元动态监测预警6个应用场景及模型研发,促进空间数据动态更新和应用智能化,其中长沙市城镇开发边界动态监测预警评估获自然资源部推介。湖南省、长沙市“一张图”系统评定完成,其中控规数字化管理、规划监测评估“1+8”智能工具等应用获自然资源部推介;二是推进土地供应高效出让。升级长沙市自然资源全要素供需信息平台(“供地云”),新增“实景看地、地图选地、智能比地”三大特色功能并启用小程序端,全面展示土地信息,实现“云上看地、线上选地”,推动土地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和土地利用效益进一步提高。三是促进低效用地强力监管。技术支持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形成底数清晰、权属明确、规划指标详实的低效用地数据库和动态监管场景,实现低效用地家底“一图可查”、监测预警指标“一屏通览”、再开发项目信息“一键追溯”。2、聚焦技术防控,守护安全底线。一是强化智慧耕保监测。基于智慧耕保监管系统构建耕地指标收储库,规范新增耕地转入转出,动态监控耕地流动,控制耕地资源合理配置,进一步落实“大占补”机制。二是巩固地质排危除险。新增地灾系统信息报送模块,坚持汛期地灾监测预警24小时值班,成功预警多个村庄地灾,其中宁乡灰汤镇、双凫铺镇2个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2024年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三是保障数据信息安全。完成一张图政务外网数据转换为长沙2000独立坐标系,完善数据源信息,解决坐标系混杂等问题。清理历史冗余数据,规范提供对外数据。增加网络信息安全检查,确保敏感信息及时处理,协助市局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防守工作,筑牢网络安全底座。四是“低空慧眼”智能监测。以低空视频物联为核心,创新融合GIS、AI检测、无人机、实景三维等智能技术,研发“低空慧眼”技术系统,广泛应用于保障房、违法违章建筑、耕地保护、卫片执法核实等工作场景,助推自然资源与规划监测预警从“人力模式”向“数智模式”转变。3、一是深化CIM+应用服务长沙发展。完善长沙市CIM基础平台,以统筹集约建设创新项目实施模式,以依托共性能力重点谋划项目特色,以底层数据融合实现数据互联共享,支撑数据局、水利局和住建局等单位应用服务助力长沙市高质量、智慧化发展,应用成效获省市领导高度肯定和中国建设信息化专题报道。二是强化智慧平台支撑省厅管理。整合政务平台,形成智慧选址、智能组卷、绩效考核、事务内控和耕地保护“一张图”五个典型场景应用,建成办公内控、督察执法、三地两矿等13项省市县一体化业务试点,为2025年湖南自然资源智慧平台全面上线运行奠定基础。三是扩大行业交流宣传资规品牌,参与智慧资规、智慧城市和测绘地理信息等领域部省级行业会议,承办全国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交流会议。 (二)坚持以综合管理为基石,全面筑牢服务保障根基。1、内部管理日臻完善。一是规范会议管理,修订《会议管理制度》,提高会议效率与质量。二是完善项目管理,健全《项目管理规定》,优化项目流程、职责和考核。三是着力降本增效,修订《采购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规范采购行为与资金使用,加强采购监管与资产盘点。四是开展人才提质,健全绩效考核、干部选拔、薪酬管理、职业通道等人事制度,进一步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五是优化财务管理,修订科技奖励、资产管理等财务制度,强化资金资产监管,开展月度资金支付计划,明确资金支付优先级,多维度统计项目成本,加强成本核算复盘,落实往来账款、现金流预警管理和备用金专项督办,防控财务风险,实现财务核算向财务管理转变。2、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执行中心领导“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明确班子及部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并纳入述职考核。二是完善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安全职责。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参加市局安全生产培训2次,开展安全生产培训2次、观看警示片2次、宣传活动2次、消防演练1次,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四是定期安全检查。开展办公楼集中安全检查12次,定期更换消防设备,落实电动车辆管理、电梯检查,消防专干每周巡查楼层安全,党群纪检部每月抽查通报整改情况。五是落实节假值班。春节、五一和国庆等节点,部门开展办公场所及重点部位安全自查,领导干部带头执行24小时值班,确保网络平台、舆情监测、办公场所安全。 (三)坚持以生产经营为核心,积极开展争资保项工作。2024年,面对国家经济下行、行业发展放缓的艰难处境,中心上下一心、群策群力,以合同签订、项目回款、里程碑的“三任务”督办为抓手,全力推进并基本完成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任务,此外中心还积极完成市局“争资保项”任务,落地2个省级项目合同、1个市级项目合同。 (四)坚持以自身建设为根本,不断夯实事业发展基。 1、以纪检护航建设清廉单元。一是贯彻党纪学习教育。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落实正风肃纪工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二是狠抓监督检查。开展季度纪检专项检查,监督人事、采购、财务等日常工作,跟踪完成问题整改20余项。完善中心案卷容缺受理、项目验收纳入纪检质检等工作要求,将“商改住”技术服务检查作为《纪检简报》专题内容,规范工作流程,检查廉洁问题。三是做实“四风”纠治。聚焦作风建设,加强纪律巡查,节假期间做好部门警示督促,完成高风险岗位现场巡查6次、日常工作巡查20余次。2、以法务保障维护中心权益。一是有序推进内部法律事务。审核经济合同500余项,开展合同会审40余场,修订或起草合同及函件30余份,完成法律事务日常咨询50余项。二是有效利用外部法律资源。联系法律顾问审核大金额疑难合同32项,举办现场合同审查会、人事专题咨询会6场,开展法律专项培训2场,对外出具律师函7份。三是结合案例增强法务经验。深入分析鄂尔多斯、衡水等项目,充实中心案例库,为生产实施积累法务经验。结合项目管理里程碑,整理全流程项目证据要素表。优化合同内审流程,强化合同洽谈协调、意见全面分析等工作。四是全程落实疑难项目催款。梳理疑难项目16个,形成“一事一策”推进计划。制作诉前催款程序,跟进项目沟通、面谈衔接、催款实施。 二、取得的主要效益 (一)社会效益。一是新增地灾系统信息报送模块,落实汛期地灾监测预警24小时值班,实时监测246个灾害点,推送559次预警信息,覆盖119个乡镇480个村社36618人,成功预警多个村庄地灾。二是完善长沙市CIM基础平台,支撑数据局、水利局和住建局等8个委办局16个应用服务,完成数据申请686次、数据调用23万余次,助力长沙市高质量、智慧化发展。三是整合智慧政务平台,覆盖441项应用功能,服务全省资规系统152项业务事项,累计办理超20万个业务案卷。四是政务平台整合效果显著,其中湖南自然资源智慧平台智慧选址应用获自然资源部第一届山海杯创新大赛二等奖、湖南省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二等奖。五是扩大行业交流宣传资规品牌,参与智慧资规、智慧城市和测绘地理信息等领域部省级行业会议32场,承办4月1日全国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交流会议,促进2家省级机构、16家市级机构及29家二级机构共120名领导专家参会交流,获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高度评价。推进科研平台、立项、报奖、案例和知识产权等工作,获得1个模范专家站、3个部级项目奖项、3个部级优秀产品、5个部级优秀案例、1个专利和18个软著,其中与市局联合申报的“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执法子系统”获湖南省优秀测绘工程奖一等奖,有效提升长沙“智慧资规”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 (二)经济效益。2024年,中心全力推进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基本完成,有力保障了中心的经济收益和正常运转。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业务融合不足,表现为两板块不均、双驱动不衡;二是质量管控不足,用户思维不强、过程把控不严;三是技术创新不足,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2025年,中心将继续优化人员队伍建设,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重点落实生产经营、产品赋能、项目质量、技术应用和团队建设五大工作,为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信息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五、事业单位开办企业情况 我中心不存在开办企业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1、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证书(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2、测绘甲级证书(有效期至2028年2月12日);3、CMMI 5级资质证书(有效期至2025年3月18日);4、3A信用等级证书(有效期至2025年8月18日);5、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至2025年6月5日);6、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至2026年8月3日);7、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至2026年8月3日);8、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乙级证书(有效期至2026年7月7日);9、ITSS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资质(有效期至2025年4月26日);10、CCRC3级软件安全开发、系统安全运维方向(有效期至2025年8月11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