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2005年第17期(总第53期)政务动态_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
首页 > 市政府 > 市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 > 2005年 > 第17期(总第53期)

2005年第17期(总第53期)政务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05-09-28 16:34 字体大小:

 

长沙市人民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 

2005年

第17期
(总第53期)


政 务 动 态

                              
  △1~7月我市经济运行形势:7月止,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工业总产值690.02亿元,同比增长23.4%,累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511.53亿元,同比增长27.8%;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01.09亿元,同比增长6.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1.07亿元,同比增长36.51%,增幅 同比提升1.96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23亿元,同比增长16.40%。7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6,7月止累计为103.4;7月止累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566元,同比增长15.3%。     (市统计局)
  △1~7月我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7月止,全市累计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8.46亿元,同比增加13.06亿元,同比增长28.78%;完成上划中央“两税”19.03亿元,同比增长11.74%。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含一般预算收入、实行所得税分享改革净上划收入和国土收入)75.01亿元,同比增长30.58%。
  7月止,全市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58.64亿元,同比增加15.14亿元,同比增长34.8 1%。     (市财政局)
  △1~7月我市“三外”工作情况:招商引资方面:全市共引进外来资金260.92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2个,合同利用外资7.29亿美元,同比增长42.4%,完成年计划的73%;实际到位外资5.84亿美元,同比增长37.7%;引进市外境内资金213.5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引进省外境内资金119.27亿元。 
  对外贸易方面:市归口管理外贸企业完成进出口总值10.73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其中,出口5.42亿美元,同比增长54.7%,完成年计划的56%。
  外经合作方面:累计新签外经业务合同额2.98亿美元,同比增长2.8%;累计完成外经合作营业额2.05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外派劳务2670人,同比增长9.8%。全市新增9家赴境外投资企业,全市累计已有46家企业赴境外投资。     (市商务局)
  △我市“工业服务月”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兴工强市”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改善工业发展环境,构建工业服务长效平台,2005年7月,我市组织开展了首个“工业服务月”活动。全市32个职能部门、五区四县(市)、两区六园、4家新闻单位、12家金融机构、18家担保公司等单位积极参与,以“支持工业、服务企业”为主题,着力解决工业发展中的突出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活动期间,全市共收集问题862项,解决问题719项(涉及企业402家),问题解决率达83.4%。其中:解决土地及规划方面问题118项,解决资金支持方面问题351项,解决电力方面问题69项,解决税务方面问题45项,解决公用事业及交通运输方面问题71项,解决环保方面问题14项,解决质监方面问题5项,解决其他类问题46项。企业对解决结果的满意率达100%。通过“工业服务月”活动,各级各部门的工业主导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初步探索了建立为工业服务的绿色通道及长效机制的途径和办法,解决了企业关注的实际问题。     (市经委)
  △我市齐抓共管,严防猪链球菌进入我市肉品市场。四川猪链球菌疫情发生后,我市高度重视猪链球菌防疫工作,制定了严格的堵防措施:停止从猪链球菌疫区调入生猪及其产品;加强监管和整顿,严把检疫关、消毒关和处理关,同时加强肉品市场监管,严禁未经检疫的生猪产品在市场销售;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广泛开展猪链球菌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宣传定位为正面引导,实现群防群控。在各相关职能部门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下,目前,我市没有发现猪链球菌疫情,肉品市场供应正常,物价平稳。     (市商务局、市畜牧水产局)
  △我市实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收效明显。我市从2004年12月份推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工作以来,积极倡导企业“合法经营,诚信用工”,帮助农民工提高自我保护的维权意识,为促进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用工环境。市劳动保障、建设、房产等部门密切合作,实现了机构人员到位,管理服务制度到位;法制监察机构每个月底向劳动工资部门通报一次重大违法违规企业名单,对没有完成清欠任务的单位,通知建设部门暂停其投标资格,以预防新的劳动纠纷产生。各区、县(市)按照《长沙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实施办法》的要求,也制订了相应的业务办理规程,做到了上下一致、同步实施。截止到2005年7月底,全市已有报建项目177个,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达16706人,建筑工程造价为29.42亿元,首次存入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2.1亿元。  (市劳动保障局)
  △我市实现计划生育奖励金兑现到位率100%。落实计划生育三项奖励优惠政策是我市200 5年“八件实事”之一,市人口计生委作为责任部门,具体负责工作落实,制定了周密的工 作方案,加强政策宣传培训,严格资格审查,公开规范操作,迅速落实到位。7月20日,我市举行了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资金首发仪式。截至8月,市级财政已投入299.61万元 ,县级财政已投入705.62万元,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为6958人,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人数120196人,放弃再生育奖励对象为2416人。为保证三项奖励金按时、安全发放到受奖对象手中,计划生育奖励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统一委托银行代发机构发放奖励存折,直接将奖励金发放到受奖对象手中。从7月25日到8月5日,全市计生干部已将受奖对象《领取奖励存折的通知单》全部送达到位。     (市人口计生委)
  △我市构建非公经济组织人才服务体系。为了进一步促进本市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加强非公经济组织人事人才服务工作,市人事局颁布了《长沙市非公经济组织人事人才服务工作实施办法》。从9月1日起,全市非公经济组织人事人才工作正式纳入 本市公共人才服务体系。凡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注册地在本市的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人独资、合伙等私营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都将列入本市非公经济组 织人事人才服务范围,在政府人事部门提供的人才引进、职称评审、人才培训、表彰奖励、人才资助等方面享有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平等待遇。市、区(县、市)人事局及其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将建立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人事人才服务体系,对各类非公经济组织在提供人事人才服务时,统一服务规范,逐步建立非公经济组织人才人事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市、区(县、市)政府人事部门和各人才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其他各类人才中介机构可根据非公经济组织的需求,提供人才招募、薪酬设计、人才测评、人才培 训等市场化的人才服务。     (市人事局)
  △我市基层司法所建设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建设工作进展顺利。为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解决 中西部地区基层司法所办公用房基础设施建设和省关于帮助司法所装备困难的政策精神,我市基层司法所建设积极争取国债资金,目前有118个乡镇司法所已经列入了国债资金支持项目,宁乡县双凫镇司法所利用国债资金,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8月12日正式投入使用,是我市第一个独立庭院式规范化司法所。至今年底,我市还将有20个乡镇规范化司法所建成并投入使用。     (市司法局)
  △市政务服务中心国土分中心正式挂牌。为满足行政办公与市场化运行相结合的办公模式 需要,真正实现“窗口出入、接办分离、限时办结、封闭运作”的服务要求,近日,市国土局分中心在市政务公开中心正式挂牌,并正式启用新的管理系统。该系统在统一的政务管理 平台上集成公文管理、人事管理、收费管理、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土地规划管理与耕地保护、地产管理、地质环境管理、矿产管理等子系统,实现了图形属性一体化管理,并可对历史档案数据和地籍数据进行回溯查询,进一步优化了社会化服务功能。     (市政务公开中心)
  △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通过专家组评审。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于8月17日、18日接受 了国家发改委专家组的现场考察,并顺利通过评估。专家组认为:浏阳生物医药园准确把握经济市场发展的方向,充分利用本土丰富的药材资源,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是可行的,园区内聚集的110家医药企业和形成的系列医药品牌,是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的良好基础。园区以科技研发力量雄厚的岳麓山大学科技带为产业链的上游技术平台核心区,以园区企业为产业链的下游产业化核心区,以实施“2283”战略为目标 发展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浏阳生物医药园)
  △浏阳市在东莞举办大型项目推介会。8月5日,浏阳市举办的’2005湖南浏阳(东莞)投资项目推介会在广东东莞市成功举行。香港志鸿有限公司投资2.4亿港币的城市生活垃圾发电、珠海新华投资集团投资5000万元的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等12个项目在会上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达6.86亿元,其中外资4300万美元。此次投资推介会是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沿海部分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大背景下举办的。来自广州、深圳、珠海、惠州及东莞本地的150多位客商参加了会议。     (市商务局、浏阳市)  
  △宁乡成立服饰产业发展促进会。8月7日,湖南宁乡服饰产业发展促进会成立,这标志着宁乡县服饰产业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宁乡服饰产业目前已有服饰生产企业11家,年产值近5亿元,拥有“圣得西”、“忘不了”、“阿斯派”等一批在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服饰 品牌,服饰产业已成为支撑该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宁乡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
2005年第17期(总第53期)政务动态
7860
第17期(总第53期)
新闻稿
市政府办公厅
200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