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01期(总第37期)政务动态
长沙市人民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
2005
第1期(总第37期)
政 务 动 态
△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喜过100亿元。2004年,我市在培植主体财源、加强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确保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过100亿元,登上新的历史性台阶。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含一般预算收入、国土收入、所得税净上划收入)104.33亿元,比去年增加25亿元,增幅达31.52%。其中完成一般预算收入80.69亿元,比上年增加20.8亿元,增长34.73%。完成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加上划中央“两税”)133.09亿元,比上年增加30.33亿元,增长29.51%。(市财政局)
△我市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惠及18万名特困群众。2005年1月起,我市率先在全省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据2004年12月14日出台的《长沙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长政发〔2004〕55号)的规定,凡具有本市常住农业户口,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所在区、县(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四县为840元/人年,五区为1200元燉人年)的农村居民,均可申请享受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三无人员”全额享受,应保尽保;其他人员差额享受,逐步做到应保尽保。首批纳入低保的有近4万名“三无人员”和14万名其他特困人员,共计18万人。2005年共需农村低保资金7000余万元,由市和区、县(市)财政共同承担。1—2月的低保资金将在春节前全部发放到保障对象手中。目前,全市已初步建成农村低保信息网络系统,实行市和区、县(市)、乡(镇)三级联网管理,低保资金全部通过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实行社会化发放。(市民政局)
△我市“万名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稳定”活动圆满结束。2004年12月6日到12月25日,我市组织了9103名干部深入农村、厂矿、社区等基层一线,为期20天,调处化解了一大批涉及社会稳定或关系人民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调解了许多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为我市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据统计,全市各工作组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8632个,其中已解决5744个,其余移交有关部门处理;走访群众13.53万户、48.65万人次,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2.4万人次;成功劝阻和化解大规模上访和群体性事件104起,处理重要信访案件379起;为群众办实事1764件。(市政府办)
△2004年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GDP突破100亿元大关。全区2004年GDP100.3亿元,同比增长43.1%;实现工业总产值210亿元,同比增长42.9%;税收11亿元,同比增长32%。标志着开发区经济已步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据国家商务部统计,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经济指标、投资环境在16个中西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均名列第二。目前,该区建成面积7.02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为5亿元,每平方公里实现工业产值达30亿元,实现税收1.6亿元,单位面积经济密度接近沿海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水平。(长沙经开区)
△浏阳“1小时快速通道”全线贯通。近日,以浏阳市城区为中心,辐射该市东、南、西、北四乡的浏东、大文、浏跃、永社四条公路主干道全线贯通,标志着浏阳“一小时快速通道”的全面建成。2002年9月,浏阳市委、市政府响亮地提出了“交通先行”战略,浏东(浏阳城区到大围山)、大文(大瑶镇到文家市镇)、浏跃(浏阳城区到跃龙)、永社(永安镇到社港镇)公路相继破土动工,历经27个月的艰苦建设,总投资10亿元,总里程169公里的“四路”终于全线拉通。“四路”的竣工通车将彻底打破浏阳的交通瓶颈,大大缩短城乡距离,实现人流、物流、金融流、信息流、商贸流、文化流的贯通,迅速形成公路梯次城镇网,构筑浏阳新的发展平台。(浏阳市)
△全省首个花木产业发展蓝图——《湖南浏阳河花木产业带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中国工程院院士官春云,美国缅因大学教授、北美亚洲园艺学会主席张冬林,中国花卉协会秘书长姜伟贤等8位专家实地考察浏阳河花木产业带后,对该规划进行了具体评审。专家评审认为,该规划项目内容新颖,特色突出,富有创新性,在总体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规划范围以浏阳河为轴线,包括雨花区洞井镇,长沙县跳马乡、黄兴镇和江背镇,浏阳市柏加镇、镇头镇、官桥乡、普迹镇和枨冲镇等9个乡镇,总面积178.4万亩。以规划区内花木产业、旅游及休闲产业为重点。花木产业带总规划面积20万亩,总投资13.11亿元,其中花木产业投资10.71亿元,旅游休闲投资24亿元。初步估算,花木产业带年总产值到2010年达到49亿元,2020年达到102亿元,形成以长沙花卉大世界为龙头,以柏加为中心的百里花木产业带,建成湖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区、长株潭观光农业休闲区、中南地区花木贸易中心区和中心城市绿色景观区。(市规划局)
△2004年长沙县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2004年,长沙县在“领跑中西部,进军五十强”战略思想的引领下,努力推动经济突破性发展,实现了财政收入与运行质量的同步提升,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连续四次稳居全省各县(市)榜首。近五年,长沙县的收入增长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从2000年财政总收入4.67亿元,到2004年跃升至15亿元,财政总收入五年增长两倍,实现151688万元,同比增长3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2亿元,同比增长45.6%,两项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都创历史新高。(长沙县)
△2004年12月28日,长沙县县城获得国家“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长沙县)



关闭
打印